九旬老夫妻帮困16年 至今亲手缝制218件棉衣捐献各地
时间: 2024-06-29 05:06:39 | 作者: 产品中心
东方网10月22日消息:据据《新闻晨报》报道,在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,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买菜做饭,洗衣打扫,天气晴好就和老伴出去溜达溜达,过着老百姓再普通不过的日子,但在这里,只要提到“王桂英”的名字,居民们都会由衷地赞叹:“这老人不容易!”
16年前,已经74岁高龄的王桂英老人听到云南等地遭遇洪涝灾害、几千万受灾民众缺衣少食,她坐不住了。思来想去,老人拿出手中的积蓄,和老伴刘杰一起,尝试着亲手缝制了6件棉衣,捐给了灾区。
16年过去,王桂英老人先后缝制了200多件棉衣,通过民政部门捐献到全国各地。如今尽管已经90岁高龄,王桂英仍旧坚持着。
王桂英老人今年90岁,丈夫刘杰大她1岁,二老祖籍江苏,目前住在大统路上的一幢老公房内。
一张床、一台电视、一台空调、两个橱柜、两个木箱外加一台老式缝纫机,这是两位老人的全部家当,一室一厅的房子看上去极为逼仄。最抢眼的是悬挂在墙头的一张结婚照,尽管照片中的主角都已白发苍苍。刘杰老人说,这是夫妻俩金婚那年拍的。“他们夫妻俩很恩爱,平时出去都是手牵手,从来就没争吵。”街道的吕主任说。
1944年,王桂英和刘杰喜结连理,从此开始了相亲相爱的生活。婚后,刘杰担任仓库的保管员,一个人承担着家庭的开支,而王桂英则安心地在家相夫教子。当时每月十几元钱的收入,日子过得并不富裕,但生活还是有滋有味。几十年后,儿女成年成家,刘杰也到了退休年龄,拿起了每月51元的退休金,老夫妻的生活仍旧紧巴巴的。即便如此,1994年的时候,两人还是拿出了240元钱,化名“刘积善”,资助一名因贫困而辍学的儿童,使其重返校园。“后来孩子写来了感谢信,那时我俩就想,以后有机会还要帮助人。”刘杰说。
两年后的夏天,一场洪涝灾害侵袭了云南、湖南多个省份,280多个受灾县,3663万受灾群众,这些数字深深地印在了两位老人的心里。“我们做些棉衣送到灾区去吧,那里的人需要衣服过冬。”一天在楼下散步时,王桂英握住刘杰的手,语气很坚定。“好!”刘杰一口答允。
两人都已年过七十,王桂英的身体健康情况也不好,但想到可以做些事情帮助需要的人,二老还是立即行动起来。第二天一大早,王桂英就由老伴陪着从家里出发,到董家渡去采购做棉衣的材料。
那时候,从大统路家中去董家渡,需要先走上半小时到65路的公交车站,然后再花1小时坐车。加上在市场里挑选的时间,基本上要花去四五个小时。在市场里挑材料,对老人来讲也不是件容易事。去之前,王桂英已经想好,材料宁可多买一点,因为做的棉衣要“两面都能穿”,这样“弄脏了可以翻个面继续穿”。为了挑到价廉物美的材料,二老在市场里来来地兜,终于买齐了需要的尼龙、棉花、纽扣,大包小包装了不少,再双手提回来。“车上的人听说我们是给灾区人民做棉衣,都会把位子让给我们坐。”王桂英开心地回忆。
万事开头难。材料置办完,怎么做棉衣又成了问题。王桂英之前根本就没有做过棉衣,第一次做的时候绝对没章法。后来刘杰给她出主意,帮她找来几件邻居家孩子的棉衣作参考。就这样,靠着模仿和研究,第一件棉衣在3天后制成了,而且看上去还挺像样子。
王桂英很高兴,继续摸索着做第二件。渐渐地,她的制衣速度开始加快,半个月左右,6件棉衣终于在她手上完工了。而这期间,为了支持妻子的工作,刘杰承担下了所有的家务,有时候碰到缺针少线的事儿,还得帮着去附近的小店买回来。
“我们把衣服拿到街道,由他们送到民政局转交给灾区的人民。”王桂英说,衣服完工后,她的心情好了,感觉身体也好多了。
第一次做衣服,材料费加上交通费等支出,前前后后花了300多元钱。这对于月收入只有51元钱的二老来说,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但丈夫的支持,坚定了王桂英继续做衣服捐给灾区的决心。
之后的16年,王桂英只要有空,就去买材料回家做棉衣。流程是熟练了,可老人的年龄也在年复一年地增长,病痛开始不停地侵扰。1999年,在一次赶制棉衣的过程中,做到第4件棉衣时,王桂英偶感风寒住进了医院,修养了2个月才完全康复。这一次,一向支持母亲义举的儿女们都表示了反对:“妈,别做了。实在要做好事,我们大家可以买好的棉衣送给需要的人,效果不是一样吗?”王桂英坚持,自己做的棉衣正反面都可以穿:“山区孩子难免磕磕碰碰的,这样做才能够穿久一点,而且颜色有红的、蓝的、绿的,孩子们会喜欢。”
拗不过老人的坚持,儿女们最终妥协了。除了平时经常回去看望父母,女儿还经常塞给二老零花钱,让他们多买点吃的补补身体。可这些钱,全被王桂英用来购买了做棉衣的原料。街道的吕主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最初的时候尼龙布只要6元钱一米,近几年随着物价飞涨,1米尼龙布的价格涨到了50元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一件棉衣的成本变成了原先的好几倍。虽说刘杰老人现在的退休金有所上调,居委会也为他们纳入了社保,但两人的收入仍旧很微薄。“两人平日里很少为自己购置东西,所有的钱都省下来买材料做衣服了。”吕主任说。
靠着这样的坚持,寒来暑往16年间,王桂英一针一线多件棉衣,全部捐给了外地困难群众。
10月的上海,天气依然有些热,记者走上4楼王桂英的家。王桂英裁剪布料的位置就在床边,那里横放着一块木板,上面铺了一块尼龙布,用粉笔画好了痕迹。裁剪完的布料,填充完相应的棉花,老人再拿到缝纫机那里进行缝制。而纽扣、边角等一些缝纫机难以胜任的活,则由老人手工完成。从尺寸来看,有大人的棉衣,也有小孩的棉衣。
“能!”王桂英说完就戴上眼镜,拿起一根红丝线,小心翼翼地尝试起来。针眼很小,线头又有些散开,可她还是很熟练就将红线穿入了针孔。
“之前差点不行,现在终于又可以了,”刘杰说。去年王桂英做了几件衣服后,视线开始逐渐模糊,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白内障作祟,视力下降到了0.06。这可急坏了二老,看着没完工的棉衣手足无措。街道得知王桂英的困难后,通过光明热线帮她联系了眼科医院的专家,为老人进行手术。经过治疗,王桂英的视力逐渐恢复到了0.3,负责手术的专家还多次上门为她复诊,帮助制定视力康复计划。在大家的帮助下,王桂英终于能重新拿起针线,连穿针这样的眼力活也可以胜任,这让老人无比开心。
王桂英说,去年秋天,她给自己制定了新目标:“再制作18件棉衣”。虽然老人制作棉衣的速度已经从原先的3天一件下降到了5天一件,不过到目前,18件棉衣已经基本完工,即将交由居委会代为捐献。
翻开自己亲手粘贴的捐献记录,老人依然能记起每一次制作时的情景。她说:“我不图名、不图利,只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帮助那些需要的人。”